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简介(英格兰有什么历史贡献)

2023-04-14 4:22:39 *体育 pipida

1、英法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2、蔷薇战争

蔷薇战争(又称玫瑰战争;英语:Wars of the Roses;1455年─1485年)是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

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的后裔。玫瑰战争是约克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五代、第六代继承人对兰开斯特家族的爱德华三世的第四代、第五代继承人的王位战争。

3、都铎王朝的建立

都铎王朝(英语: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伯爵亨利·都铎于1485年8月,在法国援助瞎祥郑下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

都铎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4、圈地运动

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在欧洲,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宴猜模圈地运动。

5、文艺复兴

较之欧洲大陆,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间较晚。不过,经过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确立,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世界文化联系的日益扩大,以及冲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所有这些,都使得英国文艺复兴后来者居上。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涌现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亚、培根和哈维,是这一时期在艺术、人文和科学领域的最杰出代表。这一时期,英国的艺术、人文和科学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在加强不同领域间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丰富和深耕着各自的园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艺复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年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玫瑰战争

参考资料磨颂来源:百度百科-都铎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圈地运动

英格兰的历史

英局告格兰是联合王国四个主要地区中面积*以及人口最多的地方。之所以会有这种地区上的划分,可以追溯到5世纪时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到来。而英格兰地区在政治上的统一则是从10世纪开始的。本篇文章主要就是在叙述这块地区的历史。要注意的是,自从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即位为英格兰国王直到公元10世纪之前,英格兰的历史其实是很难和整个不列颠的历史分割开来的。数链

罗马时期以前的大不列颠南部

主条目:史前不列颠

罗马时期前的英国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时期(年份皆是近似值):

前8000年,中石器时代开始

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

前1600年,青铜器时代开始

前900年,凯尔特人迁徙至此地

前400年,铁器时代初期

大不列颠岛的南部目前有许多罗马时期以前的遗迹留存下来。大约前15世纪青铜器时代的巨石阵就是一个大型的遗迹。在石阵附近的埃夫伯里(Avebury)则有更早以前巨石圈。在英格兰北部雪菲尔的温克班(Wincobank)可以看到铁器时代的丘陵要塞(hill fort)遗迹,而英格兰南部也有不少这类的丘陵要塞,从多塞特郡的大型梅登城堡(Maiden Castle)到位在伯克郡小很多的葛林斯贝瑞城堡(Grimsbury Castle)都有,代表了那时已经拥有集中的土木工程系统。位在德文郡的达特穆尔国家公园拥有英国*型的青铜器时代聚落遗迹,那里存留有大约5000个房屋地基、石柱、石柱群、石棺(kistvaen)、巨石圈和锥形石堆(cairn)。其中有许多的保存状况非常良好,最有名就是葛林斯庞(Grimspound)聚落。

罗马时期英国

西元前1世纪左右,强盛的罗马帝国入侵了不列颠,罗马文明从此改变了不列颠的面貌。

西元前55年,时任罗马高卢总督的凯萨,带领数万军队、对不列颠群岛发动了两次武力侵略,却困于不列颠人的战术无功而返。西元43年,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狄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地区,纳为行省桐毕明,同时进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西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墙以防卫北方蛮族,此即知名的“哈德良长城”。之后随着罗马帝国势力衰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于西元407年撤离不列颠,结束统治。

[编辑]盎格鲁-撒克逊征服

主条目: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

在罗马人把军队从英格兰调离后,附近的其他民族趁机攻来。不列颠居民因早已习于罗马人的统治和保护而抵挡不住。一支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后征服了不列颠,建立了许多国家。此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

中世纪时期--诺曼王朝

主条目:诺曼王朝

在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当中,来自诺曼地的“征服者威廉”(诺曼地公爵威廉)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诺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编辑末日审判书,相当于现在人口、财产普查,透过此书他可以得到甫征服的国家的资讯,以便日后管理英格兰。威廉一世引入了欧洲大陆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时借由领主效忠、强化了英王王权。

[编辑]中世纪时期--金雀花王朝

主条目: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兰司法体系,废去不合时宜的审判方法,采用习惯法并首创陪审团制度。

1215年屡战屡败又不得人心的约翰王遭贵族阶级强迫签下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是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滥觞。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确立了包含贵族、骑士和教士的议会制度。

该王朝的末任国君是理查二世,他于1399年被王朝支系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四世夺去王位,英格兰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

英法百年战争

主条目:百年战争

由于领地和王位继承权的纷争,西元1337年英格兰和法国之间掀起了断断续续长达116年的战争。百年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离失所,也引领战术、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终英格兰几乎失去了欧陆上所有领地;法国则借此完成了民族统一。

中世纪时期--兰开斯特王朝

主条目:兰开斯特王朝

兰开斯特王朝是英国历史上其中一个王朝。在1399年时,兰开斯特公爵亨利趁国王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夺去王位,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君。兰开斯特的名字是来自于该王朝的成员均为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代,而红玫瑰为王朝的象征。在15世纪时,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了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这两个王朝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于现今兰开斯特郡与约克郡之间也保持着友好的竞争关系。

都铎王朝的亨利·都铎对兰开斯特王朝的继承权是透过他母亲玛格利特·蒲福,她是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曾孙女。而玛格利特·蒲福嫁给了理奇蒙伯爵埃德蒙·都铎,生下亨利·都铎,也就是未来的英格兰王亨利七世。

[

都铎王朝时期

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其继位者亨利八世则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决裂,另创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派。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去世, 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都铎王朝的统治者包括:

亨利七世,亨利·都铎,亨利六世侄子(父亲是亨利六世同母异父的弟弟)

亨利八世,亨利七世次子

爱德华六世,亨利八世的小儿子

琴·格蕾郡主,亨利七世外孙女的女儿 (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算作英国女王)

玛丽一世,爱德华六世同父异母的姐姐,外号“血腥玛丽”

伊丽莎白一世,玛丽一世同父异母的妹妹

*冲突与清教徒革命

当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时,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统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亲戚,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他也是第一个统治整个大不列颠岛的国王。詹姆士一世也经历过一连串的天主教极端份子的意图暗杀事件,特别是在1603年的主要阴谋(Main Plot)和次要阴谋(Bye Plot),以及最*的是在1605年11月5日的火药阴谋。

在1642年,英国爆发了内战,其原因是查理一世与议会一连串的冲突与纷争。在1645年6月国会的军队战胜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而在1647年初,国王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国王在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被当众处决,随后在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而英国成为了英格兰联邦,克伦威尔过世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接任护国公之职,但没多久就被撤职。在1660年,英国王室复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伦敦。

1665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而在次年,伦敦又发生了大火,这场火灾连续烧了5天,大概烧毁了15,000栋建筑物。

1689年,荷兰新教的奥兰治威廉亲王取代了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这也是史上*的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农业社会被广泛地转化为科技化和机械化的工业社会,这次重大的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非常多的农业生产者转移到了城市和邻近城市的郊区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式生产,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新技术使得经济规模扩大而得到节约和增加单个工人生产量,从而使得传统的家庭式手工业被减少,其后的结果就是这些地区拥有很少的底层支持,使得婴儿死亡率(这一方面,很多以5,6岁学龄前儿童为主的主日学校拥有葬礼社,互相负责葬礼事务安排)、犯罪率和社会剥削大大增高。

这次工业化的变革对工人来说并不是完全无痛苦的,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的生活受到威胁。他们中的一部分常常进行和准备进行对工厂的破坏。这些破坏分子被称为“卢德分子”。对这些“卢德分子”历史也应该有不同看法,如E.P.汤普森。(E.P.Thompsom)

近代历史

汉诺威王朝是于1692-1866年间统治德国汉诺威地区和在1714-1901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后裔被逐离英国。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陆续继位,但不幸二人都驾崩后都无存活子嗣可继承王位。

在安妮女王长子夭折后,英国国会为避免英国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过《1701年嗣位法》,当中规定: 若1689权利法案中所规定的继承人全部无子死亡后,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苏菲亚和她的新教后代继承。

这部法律,令当时在英国王位继承序列头50名的王室成员都失去王位继承权。虽然,法案导致数次因王位争端而起的冲突,但位于王位继承序列第52名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最终于1714年继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直至1727年驾崩。而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于1801年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温莎王朝自1917年统治英国和其海外领地的家族,其前身为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而其家族实际姓氏为韦廷(Wettin)。

温莎王朝背景

温莎王朝的父系祖先为韦廷家族,后来其中一个分支被分封到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即今日德国的图林根州),该分支便自此以国为王朝名,但保留韦廷作为私人姓氏。

该分支的数位王子通过婚姻或获选多国国王,如葡萄牙、比利时和保加利亚国王等。1840年2月10日,英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大表哥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结婚,萨克森-科堡-哥达这个德国姓氏就此带入英国王室。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驾崩,其长子继位为爱德华七世,爱德华成为第一位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君主。

王朝之始──改朝换姓

1914年8月4日,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但由于经历多年复杂的联姻,此时欧洲各国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关系。而英国王室带有德国姓氏,更令英国人觉得不顺。为安抚民心,当时在位的英王乔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颁布一道枢密院御令,宣布将英国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为温莎。“温莎”一名来自温莎堡,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遽闻由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选址奠基的。

重要事件

温莎王朝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皆成功令英国成为战胜国。而另一方面,大英帝国在二战后迅速瓦解,殖民地陆续宣布独立,令英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陆续失去爱尔兰国王和印度皇帝等称号。但通过各种妥协方式,令英国在前殖民地区的影响力依然举足轻重。这些妥协包括成立英联邦,和允许一些国家独立自主。直至今天,仍有15个国家奉英王为国家元首,其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令英王至今依然为名义上统治*面积领土的君主。

历任君主

1910-1936 乔治五世

1936 爱德华八世

1936-1952 乔治六世

1952- 伊丽莎白二世

请问英格兰在历届世界杯中取得过什么好成绩?

历届世界杯成绩:

1930年:未参加

1966年,英格兰勇夺世界杯*

1934年:未参加

1938年:未参加

1950年:小组赛,第8名,1胜0平2负,总比分2-2

1954年:八强,第6名,1胜1平1负,总比分8-8

1958年:小组赛,第11名,0胜3平1负,总比分4-5

1962年:八强,第8名,1胜1平2负,总比分5-6

1966年:*,5胜1平0负,总比分11-3

1970年:八强,第8名,2胜0平2负,总比分4-4

1974年:预选赛

1978年:预选赛

1982年:复赛,第6名,3胜2平0负,总比分6-1

1986年:八强,第8名,2胜1平2负,总比分7-3

1990年:殿军,3胜3平1负,总比分8-6

1994年:预选赛

1998年:十六强凳嫌或,第9名,2胜1平1负,总比分7-4

2002年:八强,第6名,2胜2平1负,总比分6-3

2006年:八强,第7名,3胜2平0负,总比分6-2

2010年:十六强,第13名,1胜2平1负,总比分3-5

2014年:小组赛,第26名,0胜1平2负,总比分2-4

2018年:殿军,3胜1平3负,总比分12-8

扩展资料:

简介

1863年10月26日,有关人士在伦敦女王大街的弗雷马森酒店聚会,讨论并同意成立足球协会。英格兰足球联合会的成立为欧洲及其他足球运动发达地区和国家做出了者模榜样,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足球的诞生。

英格兰官方国家队在本土举行的1966年世界杯,以及1997年的英意巴法四国邀请赛*历史上勇夺枣伍*。在二战后才开始参加世界杯和欧锦赛的情况下,历史上曾经十八次打进世界杯和欧锦赛的前八名。此外英格兰业余国家队以英国队名义参加的1900、1908、1912年奥运会中三夺足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格兰国家男子足球队

96岁英国女王去世:在位70年,她为英国做出了哪些历史贡献?

作为英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腔碰莎白二世与英国一起走过了70载风雨,她的一生,可谓是一部英国当代史。自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以来,世界政坛更迭仔档变化、如“走马观花”,而她却岿巍不动。在她长达数十年的统治期间,英国经历了“日不落帝国”解体、英阿马岛战争、战后复苏又衰落、英国脱欧、新冠疫情等风风雨雨,可以说,伊念圆乱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就是一部英国当代史。

英格兰简介?

因为有直接搜索 我也就省事复制给你!、

英格兰

英格兰(England),一译“英吉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领土的主要部分,因此习惯上英格兰一词也泛指英国。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方,苏格兰以南,威尔士以东,还包括怀特岛、锡利群岛和沿岸各小岛,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英国面积*,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历史上跟苏格兰以哈德良长城为界。 英格兰这个名字源自“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的简写,他们是继维京人和凯尔特人之后来到这个地方的日耳曼民族。人口4,684.5万(1983),集中了英国本土人口的83%。人口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59人,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区之一。城市人口占80%。奔宁山脉纵贯北部和中部,平均海拔200-500米,山地两侧有煤、铁资源。东南部为起伏不大的平原。气候温暖湿润。主要河流有泰晤士、塞文和特伦特河等。是英国主要的工业、农业区。重要工业有采煤、钢铁、机械、炼油、化工、纺织、医药等。奔宁山两侧煤田附近为旧工业区,伦敦及其周围为新工业区,炼油和石油化工偏重在沿海港口。重要农畜产品有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蔬菜和牛、猪等。英格兰东南部为主要耕作区。重要的大城市和良港有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设菲尔德、利兹、南安普敦和普利茅斯等。

英国是由不列颠群岛中大部分岛屿组成的,其中第一大岛是大不列颠岛,第二大岛上有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苏格兰西部沿海有一个叫做赫布里底群岛的大群岛。苏格兰本土的东北沿海有奥克尼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上述这些群岛都与本土有行政上的关系,但爱尔兰海上的马恩岛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海峡群岛则基本上自治,不是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

英国的面积大约为242500平方公里(93600平方英里),从南部海岸到苏格兰的最北部差不多将近1000公里(约600英里),横向最宽处差不多将近500公里(约300英里)。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

罗马人的统治从公元43年起延续了300多年。在罗马人于408年最后撤走之前,该岛开始遭到来自北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的侵扰,经历了一段日趋混乱的时期。“England”这个词正是从“Angles”而来的。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侵扰逐步变成了定居,并建立了许多小王国。不列颠人在如今的威尔士和康沃尔地区前掘独立生存下去。这些小王国中出现了力量较强称霸全国的王国,先是在北方(诺森布里亚王国),然后在中部(麦西亚王国),最后在南方(西撒克斯王国)。但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海盗接着入侵英国并定居下来,尽管在10世纪时西撒克斯王朝曾击败过入侵的丹麦人并一度称霸英格兰的广大区域。

1066年发生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此定居。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成为贵族的语言,法律结构受到了英吉利海峡彼岸所通行的那一套的影响,社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

威尔士虽然慧搭核常常处于英格兰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但一直是凯尔特人的堡垒。然而在1282年卢埃林王子阵亡之后,爱德华一世发动了一场战役并取得胜利,把威尔士置于英格兰的统治之下。威尔士人的民族情绪继续高涨,15世纪初由欧文·格林德领导的起义便说明了这一点。1536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把英格兰与威尔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统为一体。

当初住在苏格兰的大多是皮克特人。公枝颤元6世纪,来自爱尔兰的苏格兰人在如今的阿盖尔地区定居。洛锡安住着英格兰人,而威尔士不列颠人则继续北上来到斯特拉思克莱德。9世纪时,苏格兰各地区联合起来抵御北欧海盗。在整个中世纪,英格兰当时强大的君主国一直威胁着苏格兰的独立。

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的联合表明,当时*上的差异比之以往的民族仇视更加至关紧要。在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1603年由苏格兰詹姆斯六世(英格兰詹姆斯一世)继位。即使如此,英格兰和苏格兰除了在奥利弗·克伦威尔统治时一度被强行联合在一起,在17世纪它们一直是相互独立的。到1707年,由于意识到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合会带来益处,双方同意建立一个单一的大不列颠议会。苏格兰仍然保留自己的司法制度和*社区。但是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这两位汉诺威王朝新教徒统治期间,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詹姆斯二世党人发动过两次叛乱,试图恢复信奉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

爱尔兰在公元前就出现了许多王国,但爱尔兰并没有能免受北欧海盗的侵犯,到公元10世纪时竟成了北欧海盗的一统天下。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黯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到颠的*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于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海峡群岛和马恩岛虽不属于联合王国,但与联合王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海峡群岛在10世纪和11世纪时曾是诺曼底公国的一部分。马恩岛在1266年以前名义上一直由挪威行使主权,到1765年最终才直接由王国政府管辖。今天,海峡群岛和马恩岛都有各自的立法机构和法律制度,英国政府则负责那里的防卫和国际关系事务

官方语言:英语

首都:伦敦

面积:总共130,395 km²

人口:总共5010万(2004年)

人口密度:384/km²

货币:英镑 (£) (GBP)

时区:UTC / GMT[[夏时制: UTC +1 (BST)]]

国歌:无

国花:玫瑰 (红/白)

行政区划

除了大伦敦地区以外,英格兰被分为以下行政区域:

英格兰东北

英格兰西北

约克郡与亨伯

中英格兰西

中英格兰东

东英格兰

英格兰西南

英格兰东南

行政区:郡34个、都市郡6个(自治区36个)、自治市镇47个(市标记10个、郡标记1个)

主要城市

伯明翰

布拉夫德

布里斯托

考文垂

德比

赫尔

利兹

莱斯特

利物浦

伦敦

曼彻斯特

纽卡斯尔

诺丁汉

普利茅斯

谢菲尔德

桑德兰

伍尔弗汉普顿

剑桥

牛津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舰队使英国挫败昌扒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改革的成果。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扩展资料:

英国历史事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变成海上强国。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国内手工场也有了很大发展。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加强了富裕阶层和新贵族的势力。可那些旧的上层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导致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朝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上台就极力鼓吹“君权神授”的理论,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权威。

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到詹姆士二世上台后,为实行其封建专制统治,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此举明显危及到资产耐兆昌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遂引起英国国教会和新贵族的反对。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盼望已久的儿子终于降临人世,这就意味着他那位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将失去继承王位的权利,而此前,那些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们曾寄希望于玛丽继位来改猜橡变现状。

王子的降生,使他们的愿望眼看就要泡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决定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

由英国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出面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以保护英国的*、自由和财产。

接到邀请的威廉于1688年9月30日发表声明,要求恢复他妻子玛丽的英国王位继承权。并于12月18日率部队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

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管理英国,并确立在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次政变也称“光荣革命”、“不流血的革命”,而那对革命伴侣则称为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史学家们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国历史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文件不存在